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促进科研组织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2.0版)
发布时间:2025-08-19 14:06|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精准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研组织激励科技创新、保障成果权益的重要作用,巩固2024年滨海保护中心服务科研组织的成果,结合滨海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增领域、扩地域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布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促进科研组织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2.0版),具体如下。

一、服务对象

本方案所指科研组织指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二、服务内容

(一)坚持质量导向,精细化开展预审服务

引导科研组织建立质量第一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培育更多高价值高质量核心专利。加强对科研组织专利预审质量情况通报,降低非正常专利申请数量,精细化开展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相关工作,保障科研组织中高水平研究人员专利预审资格。

(二)提供数据支撑,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能

定期将科研组织的专利预审数据、专利申请数据等信息反馈至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为其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科研组织管理需要为其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定、知识产权布局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嵌入创新活动全过程。

(三)加强能力建设,推动管理人才结构优化

基于创新过程和科研组织需求,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并建立经验分享平台,引导区域内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研组织开展分享交流会,探讨管理手段。探索构建特色化、实效化的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传播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优化预审模式,建立重点项目批量预审服务机制

围绕科研组织重点项目、卡脖子技术等关键领域专利预审需求,推行批量接收、集中预审服务模式,以开展技术交流会、内部会审等方式提高预审效率,准确挖掘潜在高价值专利,并在预审工作中高效引导开展专利布局。

(五)梳理优质研发团队,做好知识产权专员派驻服务

对科研组织中的优质研发团队和专家资源提供知识产权专员派驻服务,高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提供优先进审、优案优审专利预审服务。推荐相关专家参与到技术调查、专利导航等知识产权服务中,推进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化服务体系。

  • 坚持结果导向,强化授权专利追踪问效

协助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专利成效跟踪评价机制,开展对预审获得授权专利的审查周期、维持年限、实施转化情况,以及相关科研成果对地方经济贡献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和成效评估。

三、服务开展方式

该服务项目以科研组织主动申报方式开展,申报主体需为已在保护中心完成备案的科研组织。有相关需求的科研组织需扫描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并签署承诺书。服务项目运行周期为一年,一年后经评定符合条件的,资格顺延至下一年度。专项工作联系人发生变化的,需重新提交申请表。

申报材料须加盖相关单位公章后,将扫描件发送至邮箱bhzscqjbhzxys@tj.gov.cn,滨海保护中心将依申请材料与相关主体进一步联络。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202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