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服务动态】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升级服务方案 推动科研组织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3 13:36|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为进一步精准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研组织激励科技创新、保障成果权益的重要作用,近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滨海保护中心”)修订发布《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促进科研组织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2.0版)》(以下简称“《服务方案》”)。

自2024年7月发布实施促进科研组织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以来,滨海保护中心精准对接科研组织创新需求,将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2所高等院校,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纳入服务方案实施范围,累计为相关主体开展专利预审服务达200件,其中167件专利申请经预审合格进入快速审查通道,预审合格率达83.5%。

按照新修订的《服务方案》,滨海保护中心将结合专利预审服务扩地域、增领域的实际情况,继续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和创新服务效能为核心,多措并举,一是质量导向,源头管控,推行以发明人作为非正常专利申请管理节点的方式,根据发明人专利情况实行预审资格区分管理,有效降低非正常申请,引导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二是数据反馈,全程嵌入,通过定期反馈专利预审数据,助力科研组织优化管理机制,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嵌入创新全过程。三是培训赋能,优化人才,搭建经验分享与知识传播平台,开展针对性培训,促进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结构优化。四是聚焦重点,批量预审,针对重点项目和“卡脖子”技术,推出批量接收、集中预审模式提升效率。五是专员派驻,贴身服务,派驻知识产权专员,为优质研发团队和专家提供全天候服务以及推荐专家参与技术调查等工作,形成专业完备的服务链条。六是跟踪评价,夯实基础,协助创新主体建立专利成效跟踪评价机制,开展授权专利审查周期、转化情况等数据统计与评估,全面夯实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基础。

下一步,滨海保护中心将持续以《服务方案》为抓手,聚焦关键领域和重要创新主体,推动专利预审服务从“合格”向“高质量”转变,以更精准、更专业、更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护航区域科研组织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