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持续推进分中心(工作站)建设,带动“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发布时间:2024-09-03 10:40|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为了更好发挥企业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领航员作用,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秉持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的服务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分中心(工作站),用心用情用力开展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营造更好环境。建立分中心(工作站)创新举措入选滨海新区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

精准定位筑阵地,保护中心服务触角持续延伸。为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打造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工作全新阵地,自2021年以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精心谋划布局,依托政府机构、产业园区等平台先后建设5家分中心(工作站),范围覆盖滨海新区五大开发区,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海工装备等多个产业领域,发挥多方优势,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一张网。截至目前,5家分中心(工作站)共有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14家,企业孵化器9个,知识产权运营机构9个,配备法律、知识产权、财务等专业工作人员36名,辐射企业1200余家。

持续深耕责任田,保护中心服务品质升级强化。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分中心(工作站)为抓手,聚焦科技园区及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新需求,为其提供知识产权工作一站式服务。各分中心(工作站)积极调研企业需求,把脉问诊,精准服务,为企业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服务,覆盖知识产权贯标、协助开展专利申请、规范企业专利申请行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等各个方面。截至目前,服务上市企业6家,服务企业出海维权1件,协助企业在保护中心备案85家,协助企业进行专利预审近600件,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50余场。

做深做实长效管理,保护中心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坚持“建管用”并举,建设分中心(工作站)长效机制。2024年修订《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分中心(工作站)设立流程,加强对分中心(工作站)的日常监督管理,优化考核机制。在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保护中心还为各分中心(工作站)搭建了交流合作、互学互鉴的平台,定期开展与各分中心(工作站)的交流,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助力优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服务,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下一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持续聚焦创新主体需求,坚持做企业的“贴心人”,释放服务效能,拓广度挖深度求效度,探索分中心(工作站)工作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助力知识产权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扎实推动滨海新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