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一步加强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
- 发布时间:2025-03-05 13:38|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推广实施《专利导航指南》(GB/T 39551-2020)系列国家标准,进一步加强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推动专利导航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支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构建由服务基地对接产业需求、服务机构支撑服务供给、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的专利导航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运用专利导航方法引导产业优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有力支撑相关主管部门和区域、产业发展决策,助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二、工作目标
围绕滨海新区特色主导产业和未来布局产业,重点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石油化工等产业领域,推广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促进专利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构建起特色化、规范化、实效化的专利导航服务工作体系。
三、工作内容
(一)推广《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
在全社会宣传普及专利导航理念,面向相关政府部门、服务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推广《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指导企事业单位在创新活动中应用国家标准,引导各类创新主体拓展专利导航应用场景,创新专利导航分析方法,不断提升专利导航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加强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人才培养
开展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内部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建立产业分析、专利检索、情报分析等综合型分析人才队伍,逐步提升专利导航人才服务水平。紧贴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专利导航工作需求,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专利导航工作培训,分类满足各类创新主体个性化培训需求,推动构建新区专利导航人才队伍。
(三)组建专利导航咨询专家库
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公开征集相关专家,整合产业数据、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等多方资源,组建产业技术类、法律风险防控类、专利信息分析类等专家库,为专利导航理论研究、政策论证、项目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四)建立公益性重点服务机构库
面向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机构,征集筛选一批规模实力强、服务业绩好、社会影响大的优质服务机构,围绕各类创新主体需求,提供专业化、优质化、定制化知识产权公益服务,帮助创新主体解决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难题。
(五)开展多应用场景专利导航项目
结合专利导航应用场景需求,集合数据、人才等专利导航工作资源,面向产业主管部门、重点创新主体等服务对象,开展专利导航需求调研。开发公益性专利导航工具类产品,创新促进专利导航服务效能提升的工作模式,实施多应用场景的专利导航项目,引领创新资源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聚焦,推动创新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六)强化专利导航项目成果应用
挖掘专利导航工作典型案例,面向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社会组织、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布专利导航报告,促进专利导航成果广泛应用。畅通专利导航成果运用所需的快速预审、快速维权、专利转移转化等各类资源的对接渠道,加快专利导航成果的落地与运用。
(七)组织专利导航工作研讨交流
联合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专利导航服务机构等单位,围绕专利导航需求对接、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成果应用等开展专题研讨,共同探讨专利导航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实现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理念共通、业务共进、成果共享。
四、进度安排
到2025年末,不同应用场景专利导航服务项目达到10个,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推广不少于10次,专利导航咨询专家库成员不低于50人。
到2026年末,专利导航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专利导航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专利导航成果应用更为广泛,专利导航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到2027年末,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成果得到巩固拓展,组织保障更加有力,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专利导航工作开创新局面。
五、职责分工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综合运用部统筹推进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工作。负责专利导航指南国家标准推广、专利导航咨询专家征集、公益性重点服务机构组建、专利导航工作研讨等工作。协同中心相关部室实施专利导航项目、专利导航人才培养、专利导航成果应用等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专利导航专项工程,完善专利导航工作体系。
(二)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与区知识产权局、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科技局等部门之间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各部门专利导航需求,确保专利导航工作方向与新区重点产业规划方向一致。
(三)加强动态评估。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成效动态评估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动态监测重点专利导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专利导航服务资源科学布局和合理配置。